Mini/Micro LED顯示時代已經到來,但要實現微間距顯示普及,良率及成本控制是規模化量產的關鍵。而能夠同時滿足良率及成本優化的方式,目前最佳的途徑便是從封裝工藝著手。 在COB產品與技術已占據先發優勢的情況下,MiP在2023年加速入市,多家行業一線廠商采用MiP技術,引起了行業對封裝路線的熱議。
對比來看,COB作為板上芯片封裝,雖然在可靠性和間距下探方面具有優勢,但需要投入新設備,綜合成本較高。而MiP可以兼容傳統的生產設備,實現綜合成本控制。兩者可謂各有千秋。到底MiP和COB技術的市場定位和應用前景如何?
『MiP和COB技術的差異與優勢』
MiP具有可混光、高均勻性、無Mura效應,無需經過高成本的返修,直接進行測試分選,減少點測分選難度等多方面優勢。同時,MiP針對大尺寸Micro LED規模化量產的兼容度,以及終端顯示屏廠商的接受程度,都有著獨特的優勢。在更小間距、更大尺寸的終端顯示應用場景,MiP能規避良率、墨色一致性、均勻度、檢測返修、成本等多方面的核心瓶頸,成為Micro LED顯示屏生產的理想選擇。除卻技術優勢,MiP從制造工藝和流程來說,可以匹配LED顯示屏原有的流程,這意味著,MiP在制程、技術等多方面具備更高的兼容性。
COB和MIP在可制造性、使用場景和顯示性能方面各有差異與優劣勢:
(1)可制造性: MIP(Mini LED in package)能夠復用SMD生產設備,少需重資產投資;MIP(Micro LED in package)可能能夠部分復用SMD現有生產設備;COB(Chip on Board)則需單獨投資生產線,要求較大的資本投資。
(2)使用場景: COB和MIP(Mini LED in package)主要用于大尺寸顯示,如控制室、大會議室、展覽展示等室內場景;MIP(Micro LED in package)芯片尺寸越做越小,Micro LED將來主要應用于小尺寸顯示,如穿戴設備,、Micro LED電視、車載顯示等場景。
顯示性能: COB已實現高亮度、黑色一致性佳、高對比度特性,能夠很好呈現HDR效果,顯示穩定性等較傳統SMD產品有突出優勢。MIP(Mini LED in Package) 顯示性能與COB相當,大視角一致性優于COB,如不做表面集成封裝處理,顯示穩定性不及COB。MIP(Micro LED in package)是當前Micro LED相對好量產的技術路線,能實現超高分辨率顯示,可以實現P0.4mm以下的顯示產品,對驅動方案的精度要求更高,所以在超小間距顯示上會更出色。
如果從對比角度來看MiP和COB兩項技術,我們可以看到: 對于LED芯片尺寸的要求,通常情況下,COB只能封裝雙邊尺寸大于100μm的LED芯片,MiP可封裝的LED芯片尺寸可在60um以下;在顯示層面,MiP的點間距可以做到最小,其次是COB。總體而言,在LED芯片尺寸、電氣連接、對比度、貼裝環節、可修復性、平整度、混燈分bin等方面,MiP均優于COB。
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MiP和COB技術的差異與優勢的相關信息,如果您對于LED顯示屏有任何問題,歡迎前來咨詢。
公司座機:028-83556169
重大項目專線:18080886957
郵箱:1039403856@qq.com 友情鏈接QQ:1039403856
地址:成都市金牛區高科技產業園-中鐵產業園B區1棟403
感謝對諾顯的關注